网站地图

如何把一天用到极致?

刘润 笔记侠


内容来源:本文为中信出版新书《5分钟商学院:工具篇》读书笔记。笔记侠作为合作方,经授权发布。


封图设计 | Holly   责编 清野

 第  2185  篇深度好文:6162 字 | 8 分钟阅读

完整笔记·《5分钟商学院》·商业思维


本文新鲜度:★★★+    口感:松茸汽锅鸡


在这个休息和运动都在讲究效率的时代,高效处理事情的能力变得愈发重要。工作中、生活中,事情永远做不完,时间永远不够用,怎么办?


时间管理高手、商业顾问刘润,他将把他的私藏工具箱一次性交付给你,从工作到生活,为你时间管理全面支招。


高效管理时间,越早下手越好。



第二,日历。

 

邮件存在邮件服务器,日历、联系人同样存在服务器。要把一切事情,都放进日历。

 

有同事邀请你开会?请他用邮件发会议邀请,点击接受,日历中就会多出一条日程。

 

定了航班,收到短信、邮件确认?把航班、酒店、信用卡还款信息等,变成一条条日程,放进日历。

 

我的时间颗粒度是30分钟,我会把所有占用时间的事放进日历。

 


当同事问我:

 

周三下午有半小时时间开会吗?

 

我会立刻打开邮件客户端查看日历,然后回答:

 

2点到3点可以,发个会议邀请给我。

 

收到邀请,我会把日程标为红色。红色表示重要且紧急的事,蓝色表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。

 

周三下午2点快到了,提前15分钟,手机提醒我:

 

15分钟后,在三楼会议室开会。

 

提醒非常重要。

 

约了会议,把提醒设为提前15分钟


约了晚饭,设为提前1小时


定了航班,设为提前2小时


朋友生日,设为当天早上10点

 

微软的Office 365还可以请助理帮忙安排行程。


清晨,手机响起,一则行程跳出:

 

1.5小时后,司机来酒店接我去客户办公室。

 

在这之前,我需要吃早餐、退房。退房时需要的发票抬头、税号、司机电话、客户联系人姓名、职位,都在这则日程中。

 

这就是日程管理,这就是效率。

 

第三,联系人。

 

1998年开始,我坚持把联系人信息都存在云端,我的联系人现在已经有5 761人了。

 

坦白说,我记不住每个人,但是联系人工具可以。



很久没联系的人给我打电话,我拿起手机就说:

 

×××,好久不见啊。

 

他非常惊讶:

 

这么久没联系,你还记得我啊?

 

使用联系人工具要注意以下几点:

 

第一,输入电话号码时,一定要加上国别、区号。

 

比如上海的固定电话:61888888。


在名片上这么印电话的人没有国际视野,我们在手机里要把电话号码存为“+86(21)61888888”。

 

因为如果在美国,拨打61888888,是拨不到上海的。

 

第二,认识新朋友之后,可以和他合张影,然后把他的头像存入联系人。这样,当他打来电话时,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他的照片。

 

第三,可以将朋友的生日、各种纪念日、孩子的生日、爱好等重要的信息存在联系人中,并设置提醒。

 

把最基础的邮件、日历、联系人用到极致,会拥有神奇的效率。

 


下面介绍一款我正在使用的协同软件Teambition,以它为例,介绍协同软件的价值。

 

第一,自动化的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,即plan、do、check、action

 

某团队负责人突然有个想法,想安排员工去执行,可以用微信说一段语音,或写两句文字。但是,这样做会有两个风险:

 

1. 团队负责人会忘掉;

 

2. 员工会忘掉。他们很可能都不会主动想起来。

 

Teambition中,创建一个任务,设好3WWho do What by When),也就是:执行者、任务内容、截止时间。

 

员工收到新任务提醒后,可以把任务从待处理泳道拖到进行中泳道。

 

泳道是协同软件中的行话,意思是一个个步骤,就像游泳池的一条条独立泳道。


所有任务,最终只能被完成,或者被取消,不能被忘掉。

 


第二,强制化的SMART原则。

 

Teambition或者类似的协同软件中,都可以设定每个任务的截止时间,这就强制设定了SMART原则S=Specific、M=Measurable、A=Attainable、R=Relevant、T=Time-bound中的TTime‐based(截止期限)

 

还可以在任务模板里,专门定义S‐M‐A‐R四个字段,要求每一项任务都强制符合SMART原则,否则无法创建。


50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兼备的商业工具,

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案例,举一反三,

不仅告诉你是什么,更告诉你如何用。


第三,可视化的Scrum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,通常用于敏捷软件开发方法。

 

协同软件可以用软件代替白板。用软件替代白板最大的好处,是把Scrum的冲刺看板从人调整便签的主动工具变成软件提醒的被动工具。可视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。

 

当然,除了Teambition,还有很多其他不错的协同软件,比如Trello(团队协作软件)Worktile(团队协同工具)Tower(团队协作工具),都各有特色。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,选择 使用。

 


第三,跳绳。

 

更好的休息方式是运动。

 

健身有四个目的:减肥、增加身体柔韧度、增大肌肉和训练心肺功能。这四个目的中,最关乎健康的,其实是训练心肺功能。

 

训练心肺功能,跑步、游泳是不错的方式。但对于时间颗粒度极小的我来说,跑步、游泳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。

 

我做了不少研究,也请教了很多专家,最后选择了从训练心肺功能角度来看,效率更高的运动方式:跳绳。


跳绳5分钟,相当于慢跑半小时。


姿势正确的话,跳绳对膝盖的伤害只有跑步的七分之一。

 


把手机立在桌子上,可以便捷有效地代替电脑。

 

我的手机支架,不用时就像一张信用卡,可以放在钱包里。坐下来后,从钱包里拿出手机支架,从口袋里拿出蓝牙键盘,瞬间就能创造一个办公环境。

 

这套移动办公系统,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,充分利用碎片时间。

 


第三,蓝牙耳机手环+电话会议音响+主动降噪耳机。

 

营造更健康、轻松、有效的音频环境。

 


得到的每天听本书,在坐车、走路、候机时,用二三十分钟的零散时间听完一本书的解读,非常高效,奠定了我一年200~300本书的基础涉猎量,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。

 


如果听到的某本书很值得精读,我就会在多看阅读上购买这本书的电子版,仔细阅读。

 

多看阅读的三个功能对我来说特别重要:语音朗读全书、笔记自动同步、分享到朋友圈。

 


笔记自动同步功能,可以把我标注的每一个句子,写的每一条感悟,自动同步到印象笔记。

 

有些书是得到、多看阅读都没有的,我会去亚马逊购买。

 

组合使用得到、多看阅读、Kindle这三个电子阅读器,我每年的阅读量至少是100本书。

 


在办公室、家里、机场休息室,我都会在白板上记录思考内容。

 

怎样才能把这些白板笔记放进收集篮呢?

 

可以打开扫描全能王,对准白板,它会自动识别白板边界。点击拍照,就能看到把角度摆正、拉平、做过增强和锐化的白板图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印象笔记支持在图片里搜索文字。

 

比如,在印象笔记里搜索创新这两个字,刚刚从扫描全能王同步过来的白板图就会显示出来。而且,图片中我手写的非常潦草的创新两个字,都会被高亮标记。


第二,名片识别软件。

 

印象笔记的高级用户可以直接把印象笔记当成名片识别软件,把名片扫描进手机,同时存在印象笔记和手机联系人中。

 

更神奇的是,如果这张名片的主人有领英账户,它会自动从领英账户获取这个人的最新信息,甚至可以扫描旧名片,获得新信息。

 

第三,其他各种收集器。

 

电子邮件 —— 每个印象笔记账户都有一个对应的邮件地址。收到电子邮件,把它转发到对应的邮件地址,这封邮件就被放入收集篮了。

 

如果觉得邮件地址不好记,可以建立一个名为“我的印象笔记”的联系人,转发邮件时抄送这个名字就可以了。

 

微信文章 —— 在微信里,搜索并关注“我的印象笔记”公众号,按照提示把微信账号和印象笔记账户相关联。以后看到值得收藏的文章,就可以一键放进印象笔记了。

 

微博文章 —— 也可以把微博账号和印象笔记相关联。看到任何想收藏的微博,在这条微博下面留言“@我的印象笔记”,这条微博就会自动同步到印象笔记里。

 

网页新闻 —— 可以在浏览器上装一个“印象笔记·剪藏”的插件,浏览网页时,看到任何有价值的文章,一点图标,就可以把这个网页的内容剪藏到印象笔记。


这些信息收集工具,目的都是为了让收集篮开口足够大,让印象笔记(或者其他类似软件)作为唯一的中心,管理所有的知识。完全收集之后,才能完善处理和完整回顾。

 


再比如搜索有关宇宙大爆炸的学术文献。输入宇宙大爆炸,各种八卦、新闻充斥屏幕。怎么办?

 

很多学术文章的格式都是PDF(便携式文件格式),可以搜宇宙大爆炸filetype(文件类型):PDF”。这样,只有包含宇宙大爆炸PDF文件才会出现。

 

第二,善用关键词。

 

掌握搜索工具的技巧,还不够。真正自己拿的核心,是选对搜索的关键词。巧妙选择、修改关键词,不断接近答案。



因为是中国东方航空的白金卡用户,我只用10分钟就到了贵宾休息室。

 

在用贵宾身份换来的昂贵的30分钟里,我打算梳理一个新观点。我拿出平板电脑,用手写笔在上面画起了模型。

 

广播响起,我的航班准点登机了。我把模型存入印象笔记,前往登机口。

 

上了飞机,我戴上主动降噪耳机,飞机的轰鸣声随之消失。

 

打开Kindle阅读器,用快速阅读法,翻完4本最近想读的书。这些书都很有见地,但核心观点其实一篇文章也能讲清楚。

 

看完书后有点儿困,我戴上眼罩,把吃饭别叫我那一面朝外,开始睡觉。

 

在飞机落地的震动中,我被摇醒了。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智能手环,今天我累计睡了8.5小时。达标!打开手机,日程提醒跳出来,告诉我接车司机的姓名、电话和车牌号。

 

上车后接到一个电话,是个多年没见的老朋友。

 

我从智能手环上取下蓝牙耳机,戴到耳朵上说:

 

张总,好久不见啊。

 

他说:

 

听说你来北京了?晚上要不要聚聚啊?

 

我说:

 

稍等,我看下日程。

 

我用手机查完日程,说:

 

我的助理非常擅长把我的时间排得很满。我最后一个会议是2130结束。2130我们在××酒店聊一会儿?

 

他说:

 

好,一言为定。

 

挂了电话,微信绑定的Teambition协同软件提醒我,同事又给我安排了三项工作任务。

 

我打开任务看板,看了下新任务,然后在日程里锁死几个专门完成任务的时间。安排完工作,又回复了几条《刘润·5分钟商学院》的留言,就到了今天的活动会场。

 

下车时,所有工作又都安排完了,一身轻松。

 


到达会场,主办方为我准备了快餐。我迅速吃完,进入主会场。

 

今天要和几位我非常尊敬的嘉宾同台演讲。

 

坐下来后,我拿出手机支架和折叠蓝牙键盘,连上手机,认真做笔记,并存到印象笔记里。受几位嘉宾的启发,我突然有了几个灵感,迫不及待地把它们记录下来,放入收集篮。

 

演讲完毕,请我做顾问的客户接我去晚宴。

 

路上的1小时,和客户讨论项目进展。聊着聊着,我问:

 

你有没有读过最近的一份新零售分析报告?里面的数据和洞察很有价值。

 

他说没有。我拿出手机,打开百度网盘,把分析报告分享到客户的微信。所有资料都在手边,随时随地可分享,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。

 

到了晚宴现场,看到很多新老朋友。有个人和我聊天,但我心里特别抱歉,想不起他叫什么了。我说:

 

我们合张影吧。

 

拍完照后,手机立刻显示出了他的姓名,并把我们以前的合影都列了出来。

 

晚饭后,我赶快回到房间,因为2030有个电话会议。

 

拿出蓝牙音响,连上手机,放松地躺进沙发,对着房间开始说话,彼此声音清晰,就像对方在房间里一样。

 

没轮到我发言时,我就拿出跳绳运动几分钟。

 

2115,手机提醒我,15分钟后要和老朋友见面。

 

电话会议结束,我来到行政酒廊,点了杯可乐,等朋友来。他如约而至,我们一起回忆在微软的峥嵘岁月,时而唏嘘不已,时而哈哈大笑。

 

2230,我已经躺在酒店的床上了。最后一次回复《刘润·5分钟商学院》的留言,清空收集篮,看Teambition看板,刷朋友圈。


所有的事情都已清空,一身轻松。

 


为了保证睡眠,我设置了晚11点到早7点的勿扰模式。不在白名单里的电话,都不闪屏、不响铃、不振动。

 

到了2300,我的手机自动进入勿扰状态,整个世界都安静了。我用蓝牙音响放了15分钟雨水打在窗户上的白噪音,甜甜地睡去。

 

充实但不焦虑的一天结束了。我不忙,我只是时间不够。



【得到】两季23万+用户订阅,影响力波及百万人次的专栏结集,雷军、吴晓波、罗振宇力荐!


商业顾问刘润的私藏工具箱,教你成为装备精良的实力派,充分利用商业工具,激发更大潜能。点击购买↓↓↓



笔记侠好文推荐:


“小蓝杯”瑞幸咖啡:爆款背后都有成熟的裂变增长方法论

别在累的时候想人生 |笔记书堂好书推荐

讲再多的时间管理,都不如这15条高效法则 | 笔记侠强烈推荐


↓↓↓ 这里有颗小心心❤❤,给笔记侠点个赞再走呀~

    阅读原文